【A2-1】114.05.15 「生化工程(二)」課程講座:模式生物在大腦功能的研究!
一、活動時間:114年5月15日10:00~12:00
二、活動地點:實驗大樓 503 教室
三、活動目的:
為提升學生「生化工程(二)」課程之學習目標,並加強學習利用動物行為學分析,觀察特定基因突變或特定神經細胞的神經活性改變能力,因此舉行本活動。
四、活動內容:
1. 講者姓名:吳嘉霖教授(長庚大學 生物化學科及醫學系醫預科)
2. 活動流程
10:00~10:20 介紹
10:20~11:40 演講
11:40~12:00 Q&A
3. 了解果蠅的腦部結構與記憶機制,例如果蠅的長期記憶不持久。
(1) 認識到果蠅的行為與人類相似,包括暴力行為、性別大腦構造差異等。
(2) 更深入了解人、小鼠與果蠅的神經細胞傳遞方式。
(3) 學到許多有關大腦神經的知識與神經連接傳導的研究技術。
(4) 理解了動物行為與大腦運作的關聯。
(5) 接觸到許多關於神經科學研究方法與生物工程的技術。
(6) 對大腦結構與機制有更全面的認識,包括不同生物的行為模式。
(7) 學會如何透過果蠅研究推進對人腦的理解。
五、執行單位:化工與生技系
六、活動聯絡人/連絡電話: 林銘澤 老師 / #6329
二、活動地點:實驗大樓 503 教室
三、活動目的:
為提升學生「生化工程(二)」課程之學習目標,並加強學習利用動物行為學分析,觀察特定基因突變或特定神經細胞的神經活性改變能力,因此舉行本活動。
四、活動內容:
1. 講者姓名:吳嘉霖教授(長庚大學 生物化學科及醫學系醫預科)
2. 活動流程
10:00~10:20 介紹
10:20~11:40 演講
11:40~12:00 Q&A
3. 了解果蠅的腦部結構與記憶機制,例如果蠅的長期記憶不持久。
(1) 認識到果蠅的行為與人類相似,包括暴力行為、性別大腦構造差異等。
(2) 更深入了解人、小鼠與果蠅的神經細胞傳遞方式。
(3) 學到許多有關大腦神經的知識與神經連接傳導的研究技術。
(4) 理解了動物行為與大腦運作的關聯。
(5) 接觸到許多關於神經科學研究方法與生物工程的技術。
(6) 對大腦結構與機制有更全面的認識,包括不同生物的行為模式。
(7) 學會如何透過果蠅研究推進對人腦的理解。
五、執行單位:化工與生技系
六、活動聯絡人/連絡電話: 林銘澤 老師 / #6329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