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3】 114.6.17-114.6.18國際工作坊-Creative Ideas in Motion: A Workshop on Design Thinking & Prototyping I
一、活動時間:114年6月17日 08:00-18:00
114年6月18日 08:00-18:00
二、活動地點:經營大樓 306 教室
三、活動目的:為提升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並強化國際視野,本次《Creative Ideas in Motion: A Workshop on Design Thinking & Prototyping》工作坊特別邀請三位具備國際實務經驗的工業設計師擔任講師:CRE8 奎艾特設計
的Willie Wu、與來自捷克的 Darina Zelenitca,以及來自斯洛伐克的 Pavol Luptak。三位講師透過密集兩日的教學與引導,帶領學生實際體驗設計思維的核心流程。
本活動不僅重視設計流程的完整實作,更透過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講師互動,激發學生跳脫既有思考框架,拓展設計視野,強化與國際接軌的能力,對未來投入創新設計或跨國專案合作具有高度啟發性。
四、活動內容: 本次的設計思維與原型設計工作坊為「Creative Ideas in Motion」第一場活動,主要參與對象為本校工業設計學系大一與大二學生。活動過程由三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設計師引導,透過分段式教學設計,帶領學生從使用者角度出發,逐步推進至設計發想與原型構思。
課程前半段以分組、任務選擇與暖身活動開場,講師透過設計遊戲建立學生間的互信與默契。正式課程自「使用者角色與情境建構」開始,學生學習如何從目標使用者的角度思考設計問題,並以視覺圖文方式構建其生活軌跡。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講師,分別從東歐設計文化與台灣在地經驗切入,引導學生比較並反思自身的設計假設與觀點。
第二天進入設計思維的「發散—收斂」階段,學生以腦力激盪的方式提出多樣構想,再由小組討論選出六項潛力方案,進行初步草圖繪製。過程中講師頻繁與學生互動,不僅指導技巧,更鼓勵學生挑戰框架、嘗試多元設計語言,體現設計無國界的創意思維。
透過兩天的密集練習,學生不僅掌握使用者導向的思考流程,更從講師的文化視角中獲得「不同國家對設計需求與解決方式」的理解與衝擊。許多學生回饋表示,首次意識到自身設計習慣背後所隱含的文化脈絡,也因此開啟了對國際設計標準與表達方式的初步認識。
五、執行單位: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六、活動聯絡人/連絡電話:吳君婷 (02) 21822928轉分機6726
七、參與人數:教師:1人、學生: 15人、行政人員: 0 人、校外:2人
八、滿意度調查成果
發放問卷數: 15 份、有效問卷數: 12 份
整體成效: 4.8/5
質化回饋意見:
在本次工作坊的學生回饋中,學生對於整場工作坊,不論是講師背景與帶領能力、上課內容和小組組員與分工上,皆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學生對於外國講師的引導風格和在討論時認真與耐心聽他們的解說表示感激,也因此讓越來越多學生敢於開口說英文。多位同學也提到本次工作坊使自身挑脫以往的設計思考模式 ,並增強對自己的設計能力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