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A4-1】114.3.25-3.26 from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 silent pandemic” to “One Heal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一、活動時間:114年3月25日-3月26日
二、活動地點:實驗大樓503
三、活動目的:
1. 讓學生與教職員了解抗生素抗藥性(AMR)在全球公共健康中的潛在威脅,並認識這場「無聲的流行病」的嚴重性。
2. 介紹「One Health」概念,強調人類、動物與環境健康的緊密連結,鼓勵跨領域的學術與實務合作。
3. 透過實際案例與研究經驗分享,啟發學生對生物醫學領域的學習與研究熱情。
四、活動內容:
  由Iow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特聘教授Qijing Zhang分享的專題演講,主題橫跨兩個面向,從基礎層次的「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 silent pandemic」到進階層次的「One Heal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此次演講旨在提升師生對全球公共健康議題的認知,並藉由專家的研究經驗分享,推動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演講內容首先從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切入,說明抗生素濫用所造成的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對人類與動物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抗藥性雖然不像病毒流行般立即可見,卻如同潛伏的流行病般持續蔓延,若不及早介入,未來恐造成比癌症更高的死亡率。
  延續上述議題,進一步探討「One Health」作為整合人類、動物與環境健康的整體性策略,如何在全球面對AMR(抗藥性)、新興傳染病、氣候變遷等挑戰時發揮關鍵作用。藉由分享多項跨領域合作與研究計畫,說明學術界與政策制定者如何透過跨領域合作共同應對這些挑戰,並強調未來科學發展的關鍵不再是單一領域的專精,而是跨學科的整合與合作。
五、執行單位: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學系
六、活動聯絡人/連絡電話:龔宇睿 老師/(02) 2182-2928#6251
七、參與人數:教師:10人、學生:30人、行政人員:0人、校外:2人
八、執行成效:
  本次演講對學生而言,具有多重層次的學習效益。首先,它幫助學生建立對全球健康問題的整體理解,並意識到科學研究如何影響政策與社會結構。此外,透過教授分享其研究旅程與國際合作經驗,學生得以拓展國際視野,思考自身未來在生物醫學與工程等相關領域的可能職涯方向。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對研究倫理、公共溝通與跨文化合作等軟實力的理解。
  對教師而言,這場演講同樣帶來啟發。演講內容不僅可作為教學素材的延伸,更促使教師重新思考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如何導入跨學科的觀點與實務案例,提升學生的整合性思考能力。同時,張教授提供的國際合作經驗,也為教師開啟與國際學者交流的契機,有助於未來發展跨校或跨國的研究計畫,共同探討具全球意義的健康議題。
  整體而言,此次演講不僅傳遞了前沿的科學知識,也成功搭起了不同領域之間對話的橋梁,對提升師生的學術涵養與實務洞察力具有深遠的影響。
聯絡人: 林楷潔
單位名稱: 國際暨兩岸事務處
瀏覽數: